| 网站首页 | 长溪旅游 | 向阳人家 | 长溪绿茶 | 石城旅游 | 婺源旅游 | 刀锋旅游 | 在线留言 | 旅游论坛 | 
最新公告:     要喝就喝键康茶!绿茶精品——长溪高山野生茶!!!  [戴向阳  2010-06-15]        
您现在的位置: 婺源旅游 婺源长溪村 婺源绿茶 长溪村 婺源石城 婺源红叶 婺源 >> 长溪绿茶 >> 绿茶资讯 >> 正文
专题栏目
更多内容
最新推荐 更多内容
相关文章
婺源喝茶
得雨活茶(组图)
得雨活茶
常喝绿茶对减肥有功效(图…
泡过的茶叶的10大妙用
茶香淡淡(图文)
春天,我们喊茶了
再泡一杯绿茶
纵横天下的徽商——婺源…
巧识婺源绿茶
更多内容
开发婺源特色经济           ★★★
开发婺源特色经济
作者:魏 欣 文章来源:人民论坛 点击数: 更新时间:2011-05-07 15:19:10
分享到:

 

开发婺源特色经济


 
魏 欣 王立东 南昌大学 人民论坛杂志社

 

    婺源,“江西的东大门”,一颗镶嵌在皖、浙、赣三省交界,旅游金三角上的绿色明珠,誉满中华的“绿茶之乡”。要开发婺源特色经济,必须从其自然资源、人文资源及茶乡特色出发,深度挖掘其全国农业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建设先进县的优势,做足“茶”文章,大力推进婺源生态旅游和生态农业的发展。
    一、婺源县的发展优势
    ⒈“绿茶之乡”。婺源地处亚热带,年平均气温16.7℃,年平均降雨量1836mm,气候温暖湿润,土地肥沃,其特定的自然生态环境,孕育的“婺源”绿茶──香高、汤碧、味醇、汁浓。茶叶作为婺源传统的特色产业,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。婺源绿茶,唐载《茶经》,宋称绝品,明清入贡,中外驰名。目前,全县茶园总面积达13.27万亩。誉满中华的茶乡──婺源,其茶文化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,具有丰富的儒家文化内涵和人文历史价值,一千多年来,婺源,因茶而名,因文而名。茶文化,已成为婺源深厚文化底蕴中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旅游业有待发掘的一块瑰宝。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,茶叶副产品在食品、化工、医药、建材以及水产等领域都得以广泛的开发和利用。
    ⒉区位优势:婺源作为“江西东大门”,直接面临沪、江、浙等东部沿海开发地区,区位优势十分明显。东部沿海诸城市经济发达、人口稠密、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普遍较高,旅游支付能力强,旅游市场需求旺盛。婺源是镶嵌在黄山──三清山──景德镇──庐山国际旅游黄金线上的一颗绿色明珠,距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黄山83公里,三清山110公里,瓷都景德镇85公里。县内景区与省内外著名景区如黄山、三清山均有公路相连,主要旅游景区都铺设了柏油路面,其中两条省道宽阔平整,交通条件十分便利。此外,国家已经立项的景衢铁路也经过婺源,景─婺─浙、景─婺─黄高速公路也正在积极规划筹建中。
    ⒊资源优势:婺源境内高山百座,群峰耸立,主要有鄣山、五龙山、石耳山、大游山、文公山、龙尾山、福山等。婺源境内岩深地貌发育典型,2.5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分布着31个溶洞,主要有灵岩洞群、石城、石林、福山总灵洞等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.5%,先后建立了自然生态、珍稀动植物、自然景观等各类自然保护小区189个,“注册”建档的名木古树6000多株。婺源的鸳鸯湖是全国最大的鸳鸯栖息地。婺源“古文化、古建筑、古洞群、古树群”──四大古韵,历尽沧桑不减,自然景观得天独厚,堪称江南一绝。婺源“中华荷包红鱼、绿茶、龙尾砚、江湾雪梨”──四色特产,闻名遐迩、享誉内外。婺源作为国家著名的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,旅游资源独树一帜,被誉为“中国最美的乡村”、“最后的香格里拉”。
    ⒋人文优势:婺源古属吴头楚尾,吴文化、楚文化、徵文化与赣文化在此交汇相融,孕育出婺源深厚的文化底蕴。傩舞、徽剧、茶道等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,绚丽多姿;“茶、砚、民俗、朱子理学”──四大文化,渊源流长。婺源村村如画,处处美景。古桥、牌坊、亭榭、水口、巷道交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古代村落景观;境内建筑具有典型的徽派特色,形成江南住宅建筑中的一种独特风格。婺源人杰地灵,群贤辈出,如文学家朱弁,学者胡伸,理学宗师朱熹,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等等;名人遗迹星罗棋布,西汉长沙王吴芮墓,朱子庙遗址,岳飞吟诗的花桥等等,形成了婺源独特的名人文化。
    二、创新婺源发展思路
    1、以现代交通网络为依托,以“绝特山水、田园生态、四大古韵、四大特产、四大文化“为基础,以生态茶园为特色,发展婺源的茶业观光旅游等第三产业,打造“中国最美丽的乡村”──婺源这一旅游品牌。
    ⑴将婺源的乡土文化、名人文化、茶文化与旅游业有机地结合,整理挖掘先人留下的千年茶文化遗产,积极加大资本投入,加快景点、景区的开发建设,打造出茶乡特色的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观光景区,让游客既可欣赏到高山流水之音,聆听丝竹之美,还可品味茶的香高味久,形成结构完整的“茶文化旅游消费链”,使婺源的茶游览成为关联度强、创汇创收水平高的综合性外向型支柱产业,使茶游览成为婺源特色经济的切入点和增长点。
    ⑵发挥集合优势,带动功能和优势互补,以生态茶园为基础,培育婺源本土化的旅游集团企业,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,形成比较发达的集“吃、住、行、游、购、娱”六位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产业体系。
    ⑶深度挖掘婺源的茶乡特色,加大茶游览的综合性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,以茶为媒、以茶会友、以茶联谊,广泛与国内外茶界、文化界开展交流,举办各种茶博览会、茶文化学术研讨会、茶文化节等,有效带动会展、娱乐、餐饮及民俗文化博览茶文化、茶博会等会展经济 等第三产业的发展,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,推动区域经济发展。
    2、大力发展婺源传统特色茶产业,提高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打造绿色茶叶的知名品牌,以品牌带发展;大力发展绿色茶叶产业化的龙头企业,推进茶叶的产业化经营,发展婺源特色生态茶农业。
    ⑴充分发挥地方生态环境优势,大力发展无污染、安全、优质的绿色茶产品,提高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,打造出茶叶的知名品牌,并积极开拓国外市场,使茶产品的出口额占农业GDP比重大大提高。
    ⑵以极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茶叶品牌为纽带,大力发展绿色茶叶产业化的龙头企业,积极组建企业集团,通过品牌整合,做大做强企业规模。
    ⑶以生态茶博园为基础,积极培育茶农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,与龙头企业连动,集世界茶树品种于一园,集产、供、销为一体,形成一条完整的茶产业链,形成“农户+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+基地+龙头加工企业”的产业化经营格局,增强茶产业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,提升茶产业的凝聚力。
    ⑷大力发展绿色茶叶的市场体系,建立功能完备、布局合理的茶业大市场。使婺源成为国内外绿色茶产品、食品原料和茶副产品加工业的重要供应基础。实现建一方市场,兴一种产业,活一片经济,富一方百姓。
    3、发挥“茶乡”特色,依托园区建设,综合聚集效应,推动婺源生态工业的发展。
    随着现代高新技术的不断发展,茶叶副产品在食品、化工、医药、建材以及水产等领域都得以广泛的开发和利用。诸如,在新型医药用品方面,有茶色素的开发利用,茶多酚类物质的提取以及咖啡碱的提炼等;在营养保健食品方面,可以利用茶叶浓缩汁制作茶叶系列饮料,茶叶面包、茶叶面条等食品;在化工原料方面,可以从茶籽中提取茶皂素等性能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,应用于化工、农药、建材及养殖等行业,这将能大大激活和提升茶叶产业。
    ⑴充分发挥“绿茶之乡”的特色,积极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工业园区的对接,尤其是茶副产品加工企业,开发建设茶博园。依托园区茶业特色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,创造独特的茶园投资环境,招商引资,引导生产要素向茶博园聚集,形成茶产业群的规模效应,从而不断提升婺源的承载力、竞争力和辐射力。
    ⑵依托园区进行婺源工业发展和基础设施的集中建设,节约土地和降低基建投资。
    ⑶通过园区特色,突出有机绿色食品加工、旅游工艺品加工等环保型重点产业的发展,完善产业链的搭建,形成工业增长中的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。
    此外,特色茶经济的发展,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,与婺源的城镇建设相辅相成,有利于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和地区的可持续发展。(www.wycxc.com 婺源绿茶网)

 

 
 

文章录入:戴向阳    责任编辑:戴向阳 
  • 上一个文章:

  • 下一个文章:
  • 【字体: 】【发表评论】【加入收藏】【告诉好友】【打印此文】【关闭窗口
    分享到:
      网友评论:(只显示最新10条。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,与本站立场无关!)

    婺源旅游,婺源绿茶咨询电话:13755377598 QQ:1219353385 69910359 戴向阳

     

    版权声明:

    凡婺源长溪网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婺源长溪网,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己联系得到同意使用的,应注明"来源:婺源长溪网或/"和作者姓名并不得任意删改文章和图片内容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对于注册用户发布在婺源长溪网的图文内容,本站有权转载使用于宣传推广。对于用户发布的任何图文内容所引发的版权、署名权的异议、纠纷,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。

    婺源长溪网注明"来源注明来源XXX的作品(资源著作权归作者所有)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旨在传播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、正确性和有效性做任何保证,也不对任何采用本站资源引起的后果负责,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。部份来源互联网末能查明出处的,如有侵犯版权请电邮至dxy1000@sina.com告之,本网当尽快删除。

    特别声明:在婺源长溪网不得发布侵犯党和国家利益的言论,不得发布泄露国家机密的言论,不得发布有损害他们声誉的言论,不得发布侵犯他人版权的言论等。用户在论坛、留言板以及个人网站上所发布、转载的文章所引起的版权问题以及因文章内包含毁谤、诋毁、攻击他人的信息等一切纠纷或后果由用户自行承担,本网概不负责。


    | 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 | 联系站长 | 友情链接 | 版权申明 | 管理登录 |  联系方式| 汇款账号| 关于我们
    信息产业部备案

    赣ICP备10005780号

    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-赋春镇长溪村村委会QQ:69910359 1219353385

    MSN:dxy1000@hotmail.com 邮箱:dxy1000@sina.com 站长:戴向阳 电话:13755377598